我國電力自動化行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我國電力自動化企業由于基礎設施、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投資規模等方面的差異,整體呈現分層式競爭格局,按照經營規模的大小可以分為三個梯隊,每個梯隊都有各自的特點。
從九十年代開始,繼我國科研院所自主研發的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推出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力自動化設備相繼開發成功,電力自動化行業從此進入國產化時代,尤其在電網自動化領域,國產高壓線路保護、調度自動化系統、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等裝置和系統迅速得到推廣和應用。同時,國內的電力自動化企業也得到較快發展,產品品種增加、質量提升、企業規模擴張,出現了在行業內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地位的企業,第一梯隊產品種類比較齊全,主要產品也集中于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利潤率也較高的110KV以上電力自動化產品。
處于電力自動化行業的第二梯隊的若干大廠商大多數采用專注化戰略,主攻市場的幾個細分市場,而不是全面出擊,從而集中資源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培養規模產品的運作能力。
我國其他電力自動化的中小企業基本都處于第三梯隊,這類企業技術投入小,很少擁有自己獨有的技術專利,生產出來的電力自動化產品多為低端產品且同質化較為嚴重,一般專注于單一領域的系列產品,靠價格競爭來獲取市場份額。
在發電自動化中,分為低端市場和中高端市場,在低端市場,由于進入門檻較低,企業數量眾多,形成了以國內企業為主的激烈競爭格局;據了69%以上的主站系統市場份額,而非國網系的企業只能零星獲得少量主站和部分終端訂單,無法撼動國網系企業的整體壟斷優勢。從而,在此競爭格局下,許多配電設備生產企業紛紛立足差異化競爭策略,通過擴大在某些細分產品市場的優勢來逐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發展趨勢:行業地位進一步提高,技術差距逐漸縮小
近年來,電力自動化相關技術創新處于高峰期,為電力自動化行業的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技術環境。我國電力自動化相關政策的頒布為行業的發展提供發展環境和支持,進一步提高了電力自動化的行業地位。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發,我國在電力自動化控制上進步顯著。例如,在電力企業應用系統間互相連接、數據共享、運程控制等方面,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電力部門都配備了相關的電力自動化系統,有效保證了電力企業的數據共享、遠程控制的更好進行。未來在徹底解決系統大、結構雜、維護難等現實問題,我國電力自動化有望得以加速推廣。當前,則還需要不斷進行探討自動化技術,縮小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
在發電自動化方面,發電廠自動化設備逐漸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隨著現場總線國際標準的逐漸完善,基于數字化技術的現場儀表與執行設備將發生突飛猛進的變化,為電廠的全面數字化打下堅實的基礎。網絡化應加強各系統的無縫鏈接,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使信息交流更加通暢。智能化主要體現在優化控制系統方面,設計、安裝、調試、運行單位應不斷改進機組和相關系統、設備的運行方式,制造企業要開發出更加適應發電生產過程,更為優化的運算模型來指導控制過程,以促進節能減排。
在電網自動化方面,電網自動化的不斷普及將使電力系統向穩定化、簡單化、集中化發展,電網自動化產品向小型化發展。電力企業要不斷提高其自身在運行過程中,保證電力系統在日常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自動化技術的不斷應用,將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促使電力系統能夠逐漸實現網絡化。電力系統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利用遠程終端控制系統來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下,都會利用工業控制計算機來實現。電網自動化的發展將使網絡中操作終端數量逐漸減少,是電力控制系統向集中化發展。隨著芯片技術、電子元器件技術的升級換代,其應用產品也變得越來越小,未來,電網自動化控制終端也將向小型化方向發展,降低成本、節約空間。
根據我國電力行業發展規劃,以及電力自動化行業的歷史發展規律,未來電力自動化行業地位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技術差距將進一步縮小,普及覆蓋了也將會大大提高。2020年,我國電力自動化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增長,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150億元。
如需了解更多電力自動化系統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湖南源安科技。